爱游戏体育全站app

因为“被需要” “90后”居民自制小区防疫新闻

时间: 2024-01-14 10:54:12 |   作者: 汽车遥控按钮系列

  “大宅风范城晚间新闻,今日要闻:1、2号门已封闭,后续物资收取,各位居民可选择在……”

  一个月来,追更视频号“大宅风范咨询台”,慢慢的变成了大宅风范城小区1万多名居民的日常。

  没有专业团队,拍摄、文案、剪辑、运营……每一条短视频都出自小区“90后”居民杨露阳之手。从发布第一条短视频至今仅一个月,视频号后台累计播放量已突破22万,杨露阳迅速在小区“蹿红”,获居民点赞。

  封控管理期间,对于宅家居民来说,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杨露阳所在的小区是大型动迁安置小区,人口多,人员构成较为复杂。

  这些信息如何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居民,他别出心裁地做起了“新闻播报”,定期发布在新开设的“大宅风范咨询台”视频号。

  5月18日下午5点半,已到饭点,杨露阳却把自己关在书房,不停地敲击键盘、鼠标,赶制当天要发布的“新闻播报”。

  “刚从居委收到消息,今天要闻主要是我们小区有居民核酸异常,要做一下图示,让居民能一目了然,并提示警醒我们注意防护、消杀。”杨露阳说。

  信息光及时、准确还不够,他还对发布的每条视频有严格标准,“每条‘新闻播报’都在1分多钟,模板也做了统一,还加了主持人配音,老少皆宜。”

  事实上,1个多月前,“咨询台”的前身只是小区微信群。当时,杨露阳和别的信息传递志愿者一样,负责在群里发布从居委得知的消息,“怕信息会被淹没,所以群内约定好不聊天,总体氛围比较冷清,有时会感觉自己有些多余。”

  当晚11点,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扰得他无法入睡。这时,他的微信里突然弹出一条“紧急求助”:“可不可以帮帮我奶奶,她下巴脱臼了,我们小辈都不在小区,不知道该怎么办!”

  “120打不通,不能一直干等,我就想到小区里有没有医生,立马发动楼组长、志愿者在各个社区群里发布这则求助。”

  很快,群里就有热心居民发言。“小区里有位退休医生姓刘,我认识,但没有电话。”“我知道刘医生住在哪里,现在就去。”

  一条条消息迅速在电子设备屏幕上滚动,零点将至,小区约一半的灯还亮着,杨露阳说,只记得一直到他发出那条统一回复:“刘医生已经治好了老人的脱臼,各位辛苦了,谢谢大家的接力。”挨家挨户的灯火,才在那一刻渐渐消失在雨夜中。

  “谢谢大家的帮助,让我们倍感温暖。”第二天,杨露阳和所有帮助过老人的热心居民,收到了老人家人的感谢。

  杨露阳内心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原本冷清的微信群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在得知他擅长做短视频后提出:“干脆把发布的消息做成视频,更加有助于传播。”

  或许外界看来,杨露阳是孤独又忙碌的,但对于从事新媒体行业多年的他来说,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让居民第一时间知道哪个门封了、哪座桥还能走等信息,一切都值得,“实实在在帮到大家,内心就会感到很充实。”

  创新的信息发布形式,让视频号在没有一点粉丝基础的情况下,在发布第二条视频后,就收获了2.8万播放量,在小区“火出圈”。

  随之而来的是粉丝量的一直增长,不少视频都有上百条评论。为了不遗漏大家反馈的建议,杨露阳还养成了定时滚动评论区的习惯。

  “加点表情包吧!”“不要每个有阳性的楼栋都读出来!” “能不能曝光那些‘黑团长’,让大家别上当!”

  杨露阳每给记者点开一条视频,都能想起当时是听了哪位粉丝的留言,做了哪些改进。

  比如,从第二条视频开始,相对严肃的“新闻播报”中,还会跳出一些极富“抖感”的表情包,诙谐幽默。“因为很多粉丝说,特殊时期,情绪很压抑,希望有机会能够轻松一点,后面我就开始到处搜集表情包,加入一些抖音特效,希望能逗乐大家。”

  此外,在了解到部分居民被“黑团长”欺骗后,他还主动联系了社区民警黄正一,积极“曝光”黑团长行为,提醒居民不要再“进坑”。

  杨露阳在视频号发布的“新闻播报”主要以“晚间新闻”为主,其播出时间基本都在晚饭后。不过,在这段特殊时期,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

  前不久,杨露阳从居委会得知,小区一名“团长”核酸检验测试异常。“这名‘团长’给居民团过大米,在小区门口分发过,如果他真的阳了,那所有买过大米的居民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杨露阳意识到事态紧急,于是立马着手赶制一条视频通知大家。

  开门见山,舍弃所有模板、表情包,总时长19秒,从制作到发布,他仅仅用了半小时。“不到1小时,播放量就有1.5万,许多居民都按照提示,找到了楼组长,第一时间做了抗原。”

  就这样,咨询台又多了一档栏目“突发新闻”,虽没“晚间新闻”制作精良,短短几个字、一张图,看起来有些粗放,但在他的眼里,这成了咨询台在特殊时期最重要的使命。截至目前,杨露阳已陆续播发近20条“新闻播报”短视频。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杨露阳对“咨询台”未来的发布内容有了新构想。“其实想过疫情结束就停更,最近发的也少了,但是没有想到大家开始催更,就想着疫情过去,干脆做成交友、求助、求租的平台,被需要的感觉会推动我从始至终坚持下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