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体育全站app

大连疾控发布春节防病提示

时间: 2024-10-07 22:01:26 |   作者: 爱游戏体育全站app

  √目前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民应注意预防新冠感染、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感染性腹泻;

  √ 此外,选择外出旅游的市民,因旅途中日常生活规律被打破,极易发生各类卫生及安全隐患。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加大,加之我国对入境人员防疫政策的调整,境外回国人员也将明显增多,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风险加大。

  若您属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脆弱人群,或患有基础性疾病,为了您的健康,春节期间建议您最好能够降低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有外出旅游意愿的居民,若临近出行前,您正处于新冠感染期还没有康复或尚未感染,建议您慎重考虑出行计划,以避免旅途劳累症状加重或旅途中被感染。

  1.勤洗手。尤其是在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快递后,要洗手。

  2.规范佩戴口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员密集、通风不好的公共场所时均应坚持佩戴有效防护口罩。特别是当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需要就医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3.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4.常通风。提倡勤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目前正值冬季,通风时还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暴饮暴食,规律用餐,合理膳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和身心愉悦。

  特别提醒,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新冠感染重症高风险人群以及年龄小于5岁,尤其是年龄小于2岁的易发生流感严重并发症的儿童,假如慢慢的出现新冠感染、流感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就诊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通过连续监测显示,我市本轮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过,一般的情况就不需要佩戴N95口罩,但是鉴于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加之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加剧,市民朋友们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平时可以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细菌的感染。

  居家隔离的阳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外出就医时,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也就是N95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若条件允许可以佩戴N95级别的口罩;

  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儿童、孕妇等人群不建议进行长途旅行,尽可能的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要加强自身健康监测,刚开始几天跟老人、孩子接触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时要勤洗手。

  外出时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最好能够降低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就医或咨询,及时进行抗原或核算检验测试,可采取居家单间治疗,尽可能的避免接触老人、孩子,密切监测健康状况。

  冬季是诺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根据文献报道,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常有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感染性腹泻疫情发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1.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照顾病人后,准备或分发食物和进餐前要正确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春节期间若要外出就餐,应挑选出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不喝生水,饮用煮沸的开水或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3.常通风,少拥挤。多开窗,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1.做好病例的自我主动隔离。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最好居家主动隔离,最好还是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准备和加工食物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2.做好污染物的及时消毒与清洁。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扔弃。

  春节期间正值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时节,广大市民要重视天气变化,做好室内通风,防止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2.一定要等到煤炭完全燃尽之后再入睡,同时要保持炉灶和火炕的通风,睡觉前要检查火炉是否封好。

  2.使用煤气灶具一定要按时进行检查灶具胶管是否牢固,并按时换老化胶管,最好做到每两年更换一次,另外煤气总阀门一定要关好。

  3.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当周围出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能尽早采取避险措施。

  应避免在密闭车库或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长时间发动车辆或呆在车内开空调睡觉。

  春节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的机会增加,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也增加。主要体现为在进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春节期间您若外出就餐,建议您挑选出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为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建议您使用公筷、公勺。

  1.选购食材时,要到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商场或超市,以保证食材新鲜和安全。不购买变质、超出保质期,以及“三无”食品,更不要盲目自行采摘、购买、食用新奇的食品或野味,如山野菜、野生蘑菇、来源不明的鱼肉鱼籽等动植物。

  2.在食物清洗、切配、储存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生熟食材都应分开。烹调中应常洗手,避免生食物经手对食品造成二次污染。食材加工前要彻底清洗表面的污物,尤其是直接生吃的水果和蔬菜,更要洗净。

  3.烹调时应彻底煮熟食物,尽量不进食或不过量进食生的动物性食品,如生海产品、生鸡蛋、不全熟畜肉等。隔夜、隔顿剩饭菜在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

  4.做熟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之后,待冷却后应及时冷藏(最好5℃以下)。粮食、干果类食品储存时要注意低温、避光、通风和干燥,防止霉变。存放食品要注意远离有毒有害物品,如农药、杀虫剂、消毒剂、亚硝酸盐等,防止污染和误食。利用冰箱储存食品不能塞太满,要预留空间保证制冷效果。按时进行检查和清洗冰箱,一经发现食品变质应果断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