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体育全站app

追法江南行(二)“三大场景”展示现代执行“最强模式”

时间: 2024-02-11 12:34:30 |   作者: 汽车线束护套系列

  能够在阳春三月加入调研组南下调研,我倍感荣幸,四天四地的调研之旅,在披星赶月的一路奔波中圆满结束,收获之多、意义之大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慢慢汲取。

  安静处长的调研随笔《追法江南行(一)人工智能打造智慧执行“最强大脑”》发表后,好评如潮。受小编之约,由我执笔“追法江南行”中篇,也是倍感压力。

  写完本次调研考察报告后,我必须直面这个不可回避的“任务”,反复思索,仍没有头绪,直到偶然看到白居易的名篇《江南好》小诗三首,思路才突然打开。调研中三个难忘的场景随着古人的精妙词句徐徐展开,我忙打开电脑,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形成这篇调研随笔,以供同行参阅。

  在无锡法院,工作人员为调研组展现了开展执行工作的新天地,打开了新思路:法院通过不断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并拥有了相关知识产权。

  物联网作为无锡的“产业名片”,也为该市两级法院提供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无锡法院创立了“物联网+执行无锡模式”,对物联网技术的司法应用大多分布在在三个方面。

  一是物联网电子封条,对被执行财产进行“活”查封。电子封条延续了传统封条样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能耗低、震慑力强特点。这一创新成果已由无锡法院与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申请了知识产权、推广应用。

  二是物联网称重系统,对特殊动产进行“快”处置,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动产处置环节,降低了评估成本,提升了执行效率。

  三是物联网查封财产监管,对被执行财产进行“智”监管,在充分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最好能够降低对被执行公司制作经营的影响。

  在多家考察法院,调研组发现一些打动人心的细微之处,与大开大合的宏观思路相匹配,处处彰显着现代司法的人文关怀。

  消失不见的高墙栅栏,体现着亲民亲商的良好氛围;图文并茂、多姿多彩的院史陈列室、展览馆,完整记录了一代代法院人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将引导诉讼与强制力震慑效果并重的当事人初次接待室,充分显示出人民法院司法权威与阳光公开;团队办公室中单独设置的法官办公间,真正体现出对法律职业的尊重与维护;还有在当事人接待区设计巧妙的安保窗口、以员额法官入额办案年份为排序的法官墙、辖区法院关于党建的主题宣言、带有“苏式窗花”风格的法院特色标识。

  都说“细节之处见真章”,考察法院处处都能体会到用心关怀与温馨照顾。这些所谓的“细枝末节”并不妨碍处于其中的人“心怀国之大者”,将自身工作融入国家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置于司法改革时势,也更能感染和激发他们设身处地“办好为民小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发展契机,让新时代人民法院信心坚定、方向明确;在秋毫细微之处,诠释司法为民、司法暖民、司法护民。“宏观”与“微观”在考察法院二者统筹兼顾、两全其美。

  今年是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我们此行的浙江省也正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

  在台州中院,黄崇文副院长向我们介绍了台州法院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情况。

  台州市境内的神仙居景区被誉为“烟霞第一城”,诗仙李白在游览后感叹宛若仙境,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景区观光游览。

  为帮助游客迅速化解旅游矛盾纠纷,塑造良好城市旅游形象,2020年神仙居旅游法庭正式成立。法庭充分的发挥“枫桥经验”,在线调解、当场息诉,让“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目标不单单是挂在墙上的醒目文字,更成为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展示。

  “抓前端、治未病”,台州法院坚持诉源治理,收案量常年维持在稳定区间,在全国各级法院案件普遍攀升的情况下,可谓是一股“清流”。

  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为代表的“标准化、数字化”执行运行模式是我们此次考察学习的重点,考察成果不仅是硕果累累甚至有点“出乎意料”。

  园区执行局就坐落在美丽的青剑湖畔,在4700余平方米的执行事务中心,我们好像走进了一座“执行案件工厂”。

  文书制作组、财产查控组、事项委托组、调查评估组、司法网拍组、查人找物组、信用惩戒组等专业小组,将事务性工作统筹模块化办理,让案件像工业产品一样上了“流水线”;“五定”方案(即“定岗、定责、定人、定标准、定时限”)让生产有章可循,有准可依,从规范化到数字化、标准化,使案件质效有了质的飞跃。

  浙江高院提出的“执行一件事”,更是“智慧法院建设”的典范,推进执行事项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线上协同联动,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满足“五大实践需求”。

  从历史从汲取养分,让以“枫桥经验”为代表的优秀历史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站在时代发展浪尖,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助推人民法院工作跨越新台阶。“历史”与“现代”,在考察法院二者深层次地融合、交相辉映。

  在无锡江阴,我们正真看到了“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城市精神巨幅标语,这也是考察之行法院的真实写照。

  一是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引领司法工作创新改革。从最高院推行司法体制改革以来,考察法院主动走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敢于试错、乐于进取,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推动无纸化改造,打破原有的工作惯性,这才有了后来深层次的信息化、数字化。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攻克法院发展难关。在推动各项体制机制的改革过程中,考察法院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与挑战,但实践需要倒逼改革,迫使他们不断克服困难,积极解决难题,体现在立足于司法实务及上级要求,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回应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社会关切。如苏州中院以最高院提出的执行“三统一”为核心安排布置中院执行工作,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尽管此行没有闲暇时间到名胜古迹、弄堂小巷去体验和感受江南文化,但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坐落其中的法院“管中窥豹”,也让考察之行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科技之旅也有了人文之旅的味道。

  “85后的市法院执行局处长、85后的基层法院副院长”,在考察法院,我们见到了法院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也见到了英姿飒爽、从容不迫,撑起“大半个天”的女法官和女助理。在江南水乡文化的滋养下,“水”兼容并蓄的特点,也让考察法院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的坚实、深厚的基础。

  说起破产审判工作就必须要提到“府院联动”,“法院搭台,政府唱戏”在多家考察法院成为现实。服务型政府在破产案件办理中彰显了责任和担当,成为人民法院推进破产案件的坚强“后盾”。政府将破产案件作为维护地方经济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对存在重大风险问题的企业着重关注、提前介入、给予指导、分流人员,实现“平稳立破”。人民法院在则运行良好的“府院联动机制”下专注于主责主业,不断的提高破产审判工作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

  在时代进步中居安思危、一马当先,用蓬勃朝气引领破旧立新、创新变革;厚植泱泱中华广阔大地,人民法院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一笔。“朝气”与“厚重”在考察法院二者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调研组在感叹江浙法院之好、不虚此行的同时,更有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紧迫感、使命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本次考察的有益经验转化为契合本地实际的实践做法成为了今后工作的内容之一。我坚信,只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上下一心,通过踏石留印的实干行动,美好蓝图终将变为生动现实,我们必将能打造出属于大连法院自己的亮点品牌,践行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庄严承诺。